English

一本学术伪作

1999-04-14 来源:中华读书报  我有话说

像该书居然将“翻译”冒充“著作”出版,而这翻译又实在太不高明,太有违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了。赴美前,我买到一本《垮掉的一代》(海南出版社,1996年10月第1版),版权页上写的是“李斯著”,封面是“李斯编著”,勒口及封底文字称此书是“国内第一部全面介绍这一流派的文学评传,具有较高的学术品味(位)和可读性。”

笔者从事美国文学研究多年,此次在哈佛大学读到纽约昆士学院英语教授约翰·泰退尔(JohnTytell)研究“垮掉一代”的专著《裸露的天使》(《Naked Angels》),此书1976年首次在Grove Press出版,至今已再版多次。一读这本书,便觉得与国内出版的《垮掉的一代》是“孪生兄弟”,于是对照着读下去,才发现《垮掉的一代》竟是《裸露的天使》的全版抄袭品。

《裸露的天使》分为三部分:第一部分“The Broken Circuit”(不完整的巡行)一般性的评述“垮掉一代”的渊源及影响。这部分成为《垮掉的一代》“上卷·畸异人生”第一章“裸露的天使”(原著书名被盗用为一章的标题)。《垮》全书32万字,除“自序”及附录4(约5000余字),其余几乎是逐字逐句、从头到尾对泰退尔文本的抄袭(原著第3-257页,《垮》书第5-288页。)限于篇幅,仅列泰书第二小段第3页第一句来比较:

原文“In 1952,Jack Kerouac listed the chief members of the movement in a letter to Ginsberg,explaining that the crucial motivation for their union was the ability to honestly confess each other their deepest feelings。”

《垮》书:“1952年,杰克·克鲁亚克在写给金斯堡的一封信里,列举了这场运动的主要成员,并且解释说,他们联合起来的最根本契机,就是彼此能够开诚布公地袒露自己最隐秘的情感。”

显然这不是创作而是“翻译”。《垮》书唯一“创造性”劳动是按原著文本内容顺次断开分节,标上小标题(比如第一章第一小节就是原著第2、3、4自然段,依次可推下去)。

泰退尔的书除正文尚有“跋”、“注释及致谢”、“资料书目”、“索引”,但全被《垮掉的一代》砍去。如果保留就无异于自我暴露嘛。

但即使是“译”,该书(包括“作品附录”)也是错误百出。举最简单的一例:附录中有一首诗标题原文是“In the Beggage Room at Greyhound”被译为“在灵车站行李房”,什么意思?!显然将“Greyhound”看成是某一地名,查字典是“灵”就照搬不误了。有些译法约定俗成,不可随便生造。凡到过美国的人大都知道,Greyhound是在美国各主要城镇都能见到的全国性长途公共汽车公司的名称。它所营运的大巴士日夜行驶,只换司机,一般译为“灰狗”。同一首诗中,“nor seabags emptied into the night in the final warehouse”被译为“不是水手的帆布袋在最后的妓院里倾入黑夜”,“最后的妓院”十分费解,对照发现原文根本就不是“妓院”,因为“warehouse”本是“货栈”或“仓库”,warehouse被作者误以为是“whorehouse”(妓院),于是想当然以为水手在妓院过夜岂不自然?如此问题,举不胜举。

大凡抄袭剽窃大都手法隐蔽,躲躲闪闪,像该书如此铤而走险,居然将“翻译”冒充“著作”出版,而这翻译又实在太不高明,太有违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了。我不知道《垮掉的一代》一书的“作者”和出版社是否应对此有个“说法”?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